教 务 简 讯
第3期(总第133期)
期中教学检查专题
本期目录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检查情况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教学期中检查情况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检查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课程考核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规范考试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于9月28日启动了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考核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工作。此次检查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在检查形式上较以往有所改进,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检查目标。
一、基本情况
1、检查内容
此次课程考核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0级和2011级闭卷考试试卷。二是该学期的课程档案(含授课计划、课程考核/考试报告单、考试试题内容与要求、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卷面成绩统计分析表、课程考核成绩记分册、新开课程简介)。三是各学院教师教学档案的建立、保管及维护情况。
2、检查形式
此次课程考核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采取学院自查与学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自查阶段,学院根据《湖北大学课程考试评价表》和《湖北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有计划的开展自查活动,实事求是的填报《学院课程考试评价结果汇总表》,撰写《学院课程考试评价情况总结》,对于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学院检查阶段,教务处在审核《学院课程考试评价结果汇总表》和《学院课程考试评价情况总结》基础上,组织检查小组赴各学院现场检查,检查小组由教学督导员和教务处工作人员组成。
3、总体情况
此次课程考核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中,学院自查的结果与学校检查的结果有所不同。学院自查课程共计433门,综合评价结果都在良好及以上,其中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课程共计403门,优秀率达到93.1%。学校检查课程共计136门,综合评价结果都在合格及以上,其中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课程共计103门,优秀率为75.7%。
二、好的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各学院组织有序,按照规定完成了试卷检查工作,摸索出一些试卷检查工作和自查的经验和做法:
1、试卷管理规范。各学院基本形成了考试命题后审核、试卷印刷前校对、阅卷完成后复查相结合,贯穿全过程的试卷质量保障机制。
2、自查形式多样。各学院采取自查、互查与抽查相结合。检查人员包括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秘书、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同行教师、教师本人等。
3、课程档案齐全。大部分学院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整齐有序地存放考试试卷和课程档案。课程档案袋中的内容完整,查看方便。
4、反馈问题迅速。大部分学院对试卷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迅速及时地向相关教师反馈,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5、考试题型变化。部分学院在命题方面逐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同时,学校检查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从检查过程来看,部分学院在自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例如在试卷检查过程中没有采用适当回避的方式,试卷检查总结没有体现本学期试卷检查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结果,在总结和评价表中出现错别字以及数据前后不一致等错误。
2、从检查内容来看,试题质量、试题评阅、成绩记载与课程建档、教师教学档案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试题质量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覆盖面和题型、题量与难易度两个方面。部分授课教师的试题覆盖面未能全面反映该课基本内容要求,且缺乏能力层次题,还有少数题型较少。在试题的题量与难易度方面,出现偏难与偏易两种情况,导致卷面成绩不能呈现正态分布。试题评阅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以及评阅标识两个方面。部分学院有教师在课程档案中放错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部分学院教师在评阅标识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少数涂改分数但未签名,扣分标识不明确,只给大题分,未给小题分。成绩记载方面,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教师对平时成绩标识不够明确,简单地用“√”或“×”标注,部分教师的平时成绩考察记载比较少,大多以考勤代替,没有全面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课程档案方面,部分教师对作业与习题的安排不明确,部分学院没有填写学院意见,相关负责人没有签署意见。上述问题,既在年青教师中出现,在教授和执教多年的老师中也不乏其人。教师教学档案方面,部分学院没有按照学校要求建立教师个人档案。
3、从检查结果来看,学院自查和学校检查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出入。从宏观层面来讲,总的优秀率相差17.4%。从微观层面来讲,对于同一门课程的评价,学院自查评价为优秀,但学校检查评价为合格。
三、建议与要求
课程考核命题与试卷评阅质量专项检查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常规工作。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试题质量,把握好覆盖面、题型、题量与难易度,重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类型题。二是切实做好平时考查,必须有全面反映学生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参与教学、互动、测验等学习过程的记载,并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三是加强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特别是对作业与习题、辅导答题等环节的检查。四是各学院要将课程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中存在的问题真实地告知本人,提出批评、改正意见,对教授、执教多年的教师应教育其发挥传帮带的正面作用。五是各学院应召开专门会议,采取专项行动,对课程考试命题和试卷评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全面整顿。此外,各学院要切实加强教师教学档案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档案管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教学期中检查情况总结
为加强本科教学过程监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于10月28日启动了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教学期中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内容及形式
本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运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项常规工作。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其他若干检查内容。
本次检查采取学院自查和学校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自查阶段,学院根据指定的检查内容,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自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实事求是的填报相关表格和撰写自查报告;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当的处理、解决。学校抽查阶段,学校抽取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开展期中问卷调查,学院组织相关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学校根据各学院自查报告、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教学督导员以及教学信息员提供的信息,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并通报期中教学检查结果。
二、检查基本情况
(一)学院自查情况
1、教学运行情况
前九周教师请假总计82次,其中因事(病)请假24次,因公差请假58次。全校课程异动共55次,因教师原因异动48次,因教学场所原因异动7次。本学期课程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1/4以上的课程为1门次。有121门课程在课程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1/4及以内。与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相比,教师请假次数过多,特别是公差请假过于频繁,导致课程冲突、顺延或调换,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需引起注意,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要加以控制。本学期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1/4以内的课程数明显减少。
2、教学观摩情况
全校共组织教学观摩活动109次,比上学期同期多17次,且所有学院均组织了该项活动。其中,商学院组织了24次,较以前增加较多,值得表扬。总体看来,大多数学院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比较积极,但少数学院尚未给予充分重视,教学观摩活动有些是临时组织的,而且本院参加的教师人数少,有的只有一、二个,有应付检查的嫌疑,没有注意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带动作用。
3、自查报告情况
各学院的期中教学检查报告基本上围绕教学运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展开,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全面分析了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很多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学院模式和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例如有学院严格控制教师教学异动次数,异动次数超过规定数会扣除教师教学工作量;有学院规定各系部每学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次数;有学院定期通过课堂巡查、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有学院定期开展实验室专项检查活动,等等。也有少数学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建议,例如有学院反映双学位上课教室经常被社会考试占用;有学院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少互动,不注重课后辅导;有学院反映实验教学资源不够,实验耗材经费不足。
(二)学校抽查情况
1、教风学风期中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期中问卷调查教风、学风建设,以“教风学风”为调查主题,选取2011级专业必修课程,整理后实际调查课程共计142门,调查学生数为9452人次,发放问卷9734份,回收有效问卷8320份,回收率为85.47% 。由学院组织相关学生填写问卷,经教学信息员进行汇总统计,整个过程历时半个月。
评价表共设10个指标,分为教风、学风两大类。其中教风主要包括师德与教学理念、学术水平、教学技能与课堂管理、作业布置批改与辅导答疑、教学效果等5个方面;学风主要从学生课堂投入或参与程度、参加创新活动(如学术报告会、课题、竞赛等)情况、课外自学(如预习、复习等)情况、课程学习(如考勤、作业、论文、考试等)诚信情况、学习效果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数据分析使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软件,此软件为社会科学进行数据分析的常用软件。以下为主要分析结果。
(1)教风情况分析
2011级各专业教风总体情况良好,全校得分均值为88.73,其中优秀课程69门,良好62门,一般11门,未有合格和不合格课程。良好及以上水平课程占被调查课程总门数的92.25%,相比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的93.57%,略有所下降。
本学期教风优秀课程占总调查课程的48.59%,几乎占被调查课程的一半比例。其中排在前五名的课程分别是哲学学院林季杉老师的《基督教经典选读》课程、资源环境学院陈方明老师的《文化地理学》课程、物理学与电子科学学院张军老师的《半导体物理》课程、艺术学院胡波老师的《设计心理学》课程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姜峰老师的《数理统计》课程。
本学期调查课程中教风得分在70分及以下的为0门次,即没有合格与不合格的课程。其中得分最低的是《地方政府学》课程,为70.8分。考察其均值标准误0.056,均值的离散程度较小,表明样本(参与评价的学生)代表性好,可靠性高,能客观地体现出该教师的教学效果。综合学生对其课程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该教师在后续课程教学中需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增进与学生在课外的沟通,多一些课堂实践活动,加强课堂讨论,让大家更多的参与实践。
(2)学风情况分析
2011级各专业学风总体情况良好,全校得分均值为85.57,略逊教风,其中优秀课程36门,良好79门,一般25门,合格2门,未有不合格课程。良好及以上水平课程占被调查课程门数的80.99%,相比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的86.43%,有所下降且低于教风的92.25%,一般及以下课程门数相比教风偏多。合格与不合格课程与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相比有所增加,需加以重视。
本学期学风得分最高的是资环学院郭立老师《化工原理》课程的11级生物技术专业,得到97.6分;排名第二、三的分别是外国语学院邓毓珂老师《高级法语①》课程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统计学》得到96分。排在全校第四位是资源环境学院的《文化地理学》课程。得分最低的是《地方政府学》课程,为68.6分。值得注意的是,教风学风得分排名靠后的老师中,有二位老师的教风和学风均排在末5位。
(3)综合分析
总体看来,本学期教风学风总体趋势保持良好。教风、学风总体均值高于全国教风、学风各项指标总体均值水平(本学期教风、学风各项指标总体均值4.36,全国教风、学风各项指标总体均值3.43)。与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风、学风各项指标总体均值4.37相比差异不大,这说明2011级各专业教风学风现状优良,值得肯定,需要继续保持和增进。本学期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指标均与前两个学期一致。其中得分最高的仍然是师德与教学理念,表明教师的师德与教学理念得到学生较高程度的认可;需引起重视的是,得分最低的仍然是参加创新活动情况,证明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课题、竞赛积极性不高,实践创新环节较为薄弱。另外,学生课外自学(如预习、复习等)情况得分依然较低,在引导和督促学习课外自学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表明需要继续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2、学校检查学院情况
根据各学院上报的期中检查数据及教风学风期中问卷调查情况,学校在文科学院和理科学院中分别选择了一个学院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教学异动、教学进度、课程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期中考试组织、平时成绩记载、学业警示、教师帮扶以及公开课组织情况。两个学院汇报了它们的具体做法,有些做法值得借鉴。例如要求班主任亲自到场组织期中教学问卷调查工作,学生认真参与,并将学生建议第一时间反馈给课任教师,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将参加教学观摩活动与教学质量评优挂钩;定期举办教师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一线的真实信息;提前安排毕业论文开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评选优秀实习生,鼓励在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等等。同时两个学院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例如外界因素导致的课程异动过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有的教师上课不带教案;有的教师平时成绩记载不规范,不认真负责;学生实习有的专业难以落实;3号楼教室更换的桌椅味道过重,教师学生都不敢进教室上课;有的教室桌椅数经常变少,学生上课前要到其它教室搬移,等等。
三、检查总结
从本次检查整体情况来看,教学运行基本正常,教学秩序良好。各学院能做到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检查中反映出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各学院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教师请假和教学异动次数,鼓励教师多参与教学观摩以及教学研讨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增强教师课堂管理艺术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提升创新能力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自主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开题及答辩程序,做好集中实习,规范分散实习,提高实习经费使用率,切实发挥实践育人作用。